中华永久陵园

北京殡葬之丧葬事文体的一般格式

作者:admin     来源:桃峰小编       阅读:     时间:2022-07-15 16:05:02

丧事文体是一般人不常用的,一般用在人去世。所以很多的人不知道文体以及这些文体的一般格式。我们在这里做一下简单介绍。

讣告:讣告,又叫讣闻。它是一种报丧用的文书。一般由死者的亲属或治丧委员会发出。讣告的发出应该在向遗体告别以前,以便死者的亲友及时地做出必要的准备,如送花圈、挽联等。

挽联:挽联,是古时候挽歌的变体。挽歌,是古时丧家的音乐,执绋者相和的声音。古人参加送葬,皆执绋挽丧车缓步前行,故谓之"挽",也作""。后人由此挽歌,变而为哀悼死者的联语,悬之丧幄。

挽幛:挽幛,就是哀吊的礼品,也称礼幛。挽幛通常用整幅绸布做成,有用纸的立轴,能称"礼轴"。为民便于悬挂,幛子通常竖幅,上面的文字也直写,也有用横写的。

凰岗镇殡葬 挽幛题辞不拘形式,不限字数,有只写一个"奠"字的,但通常以四个字为多。挽幛用语可用固定词语,也可撰合适的辞句。但应注意,"挽幛"属哀悼送礼用的,其用辞应具有褒扬、吊唁之意。

挽幛只在死者灵堂出殡当日张挂,通常多用7尺白布写字。若是采用直写方式,就必须从右向左字排三部分书写;若是采用横写方式,则应从上往下安排三部分书写。

第一部分,面向幛子右手边(或顶边),顶头主要写死者姓名加颂词称呼。

第二部分,正中间写祭幛语,字距要一致,如写挽联,则两边对称,也可不要这一部分,直接写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面向幛子左手边(或底边)顶尾写送祭幛人姓名加身分称呼和悼词,如送祭幛者与死者系亲属同姓,送者可只署名,不写姓。

如果单纯的说出正规的丧葬模式,以下可以参考,具体的细节

丧葬事文体的一般格式因地区和习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

1. 讣告

讣告是丧葬活动中最重要的文书之一,用于向外界公布死者的逝世消息及丧事安排。讣告一般分为公告式、一般式以及新闻报导式三种形式,其中一般式讣告最为常见。

一般式讣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标题:在开头一行的中间写“讣告”二字,或在讣告前冠以死者姓名,如“XXX讣告”。字体要略大于正文的字。

正文:

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因何逝世、逝世的日期、地点、终年岁数(或享年)。

简介死者生平,即死者生前重大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历,并非履历表的复写。

通知吊唁、开追悼会的时间、地点。

结尾:署明发讣告的个人或团体的名称,以及发讣告的时间。

讣告的语言要求准确、简练、严肃、郑重,以体现对死者的哀悼。

2. 丧事通知

丧事通知是向亲朋好友发出的具体丧事安排通知,格式相对简单,但包含关键信息。一般包括:

称呼:对收信人的尊称,如“尊敬的亲朋好友”。

正文:

简要说明死者的离世及家庭悲痛之情。

明确告知告别仪式的时间、地点,以及是否需要提前到达等注意事项。

提供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以便亲友询问或确认相关事宜。

结尾:表达感谢和期望,如“万分感谢!敬祈安息。”

3. 悼词

悼词是在追悼会上宣读的,用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的文章。悼词的一般格式包括:

称呼:对参加追悼会的亲友的称呼,如“敬爱的各位长辈、亲朋好友”。

正文:

简要介绍死者的生平,突出其品德、成就和贡献。

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以及死者的离世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损失。

鼓励亲友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前行。

结尾:表达对死者的祝愿和祈祷,如“愿XXX(被悼者姓名)永远安息”。

4. 挽联、挽幛、挽幅

挽联、挽幛、挽幅是丧葬活动中常用的表达哀悼之情的物品,其格式和内容因人而异,但通常包含对死者的颂扬和怀念之辞。挽联一般成对出现,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挽幛、挽幅则多为横幅或竖幅,文字简洁明了,情感真挚。

综上所述,丧葬事文体的一般格式包括讣告、丧事通知、悼词以及挽联、挽幛、挽幅等。这些文体的格式和内容虽有所不同,但共同体现了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在具体应用中,还需根据当地习俗、个人情况和丧礼形式进行适当调整。

 

版权所有:中华永久陵园够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