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文化源远流长且广泛而顽固地影响着人们殡葬行为。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于现代殡葬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通过对传统殡葬文化的扬弃与传承,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树立和谐的殡葬文化观,探索出与时俱进的文明的殡葬方式和礼仪,发展成为先进的、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殡葬文化,用先进的殡葬文化引导人、教育人,构建科学的殡葬文化体系。
1.特色的文化
在中国从事现代殡葬文化建设,势必要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无论是殡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抑或是殡葬物质文化,都应立足中国国情,创造出符合中国广大民众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经济水平的现代殡葬文化。
2.时代的定位
现代殡葬文化特指现代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殡葬文化建设,是一种时代角度的现实性。新中国成立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政治基础,党和政府对殡葬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法规、制度,开展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活动,为现代殡葬文化建设开了一个好头。
3.先进的文化
现代殡葬文化应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对广大公众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其用先进文明的科学思想充实人们的头脑,以文明的殡葬方式、殡葬活动去影响人们的殡葬习俗,让人们接受更多的思想教育和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4.融合的文化
殡葬文化应该具有民族特色,同时也要广泛地与国外先进的文化进行交流,融合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化。越是走向现代化,文化交流、融合、分化的趋势越是明显。现代殡葬文化更充分显示出文化的这一特点,在世界性的交流融合中快速发展,达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5.建设的文化
现代殡葬文化正处于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部署的建设中。现代殡葬文化的建设性首先体现在有明确的主体,即广大公众,他们是现代殡葬文化建设中真正的创造主体。其次,现代殡葬文化的建设性体现在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我国各个管理层次都制定了殡葬文化的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各个层次对现代殡葬文化建设的重视。最后,现代殡葬文化的建设性体现在随同各殡仪单位的软、硬件建设的进行,其殡葬文化的现代化也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综上所述:把五大殡葬文化融合社会建设总体要求的“绿色殡葬”“生态殡葬”作为新兴殡葬文化的特质为主要提纲,并以绿色殡葬、生态殡葬的科学技术为手段,积极推进以“人文殡葬”为内涵的殡葬文化建设和以人为本的殡葬改革,为确保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文化保障和环境保障是未来殡葬文化发展的中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