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需做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遗体特殊性书面确认。一般来说,殡仪馆使用的格式条款《遗体接收登记表》设有专栏记载遗体的情况,遗体接运人员只需用简明的语言将遗体的特殊情况和状态作如实登记即可。但如果遗体情况比较特殊,采用语言可能无法准确全面地描述遗体的情况,遗体接运人员可采用拍照方式固定证据。拍照要遵循以下步骤:
(一)全景,遗体及接运遗体的地点均在照片中能够体现。如果照片中既有遗体和接运地点,又有丧事承办人,照片的证明效力则更强;
(二)特写,表现遗体的特殊性,尽可能表现得全面而明确,可以从遗体的多个角度拍摄。这些照片应尽快保存在电脑中备查。
遗体运输至殡仪馆是一个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程序的过程,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一、法律与手续合规性
死亡证明与证件齐全:
必须持有合法有效的死亡证明,通常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则需由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
家属还需携带身份证及与逝者的关系证明等相关证件。
申请与审批:
在异地(境内)转运遗体时,需向县以上殡葬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获得同意后出具证明。
特殊情况下需将遗体运往非死亡地火化的,还需由火化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出具同意书。
遵循法规:
遗体运输需遵循《殡葬管理条例》、《关于尸体运输管理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确保运输过程的合法合规。
二、遗体处理与卫生安全
遗体处理技术:
运输前可能需要对遗体进行防腐、消毒等处理,特别是长途运输或国际间运输时。
遗体应装入厚塑料袋中密封,再放入金属箱内,以防腐、防漏。
卫生与安全: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遗体的尊严和完整性,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灵车内部应保持清洁,运输人员需采取必要的卫生防护措施。
三、运输工具与人员要求
专用车辆:
遗体运输必须使用殡仪馆或民政部门指定的专用车辆,禁止任何改装车、卡车、农用车辆运输遗体。
车辆需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如驾驶室与遗体存放舱有隔断设施等。
专业人员:
运输人员需具备相应资质,了解遗体运输的规范和操作流程。
在接运遗体时,需核对遗体身份、状况及相关证件,确保准确无误。
四、特殊情况处理
传染病与腐变遗体:
对于患有烈性传染病或已腐变的遗体,应及时通报卫健部门,并按规定进行卫生处理后就近火化,不得外运。
接运此类遗体时,需进行密封处理并严格消毒,防止病菌、病毒传播。
国际间运输:
国际间的遗体运输需遵循更为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包括防腐处理、密封包装、办理出入境手续等。
五、其他注意事项
时间安排:
家属需提前与殡仪馆联系,预约遗体接运时间,确保运输过程顺畅。
费用问题:
遗体运输费用需由当地发改(物价)部门统一审批,殡仪馆应公示收费标准,不得额外加收费用。
尊重逝者与家属:
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应尊重逝者尊严,体谅家属心情,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综上所述,遗体运输至殡仪馆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确保遗体处理的合法合规、卫生安全以及逝者和家属的尊严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