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骨灰撒海活动作为绿色殡葬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参与。这类活动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缅怀,也符合现代社会的环保理念。以下是对上海骨灰撒海活动圆满举办的相关介绍: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上海作为中国率先推行海葬的省市之一,自1991年起便开始举办骨灰撒海活动。这一举措旨在推广节地生态葬式,缓解墓园土地紧张的问题,同时倡导绿色、环保的殡葬理念。骨灰撒海不仅让逝者回归自然,也让生者以一种更加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死。
二、活动举办情况
1. 举办时间与频率
上海的海葬活动通常在每年的3月、4月、5月、6月、10月及11月举行,但具体日期需以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提前一个月发出的《办理参加海葬活动告知书》为准。由于天气原因,实际适合举办海葬的月份主要集中在4月、5月和10月。
2. 举办地点
上海的海葬活动通常在东经121°45′30″—121°50′00″水域(长兴岛中部圆沙闸至横沙岛双窑烟的海域)进行。家属会在活动当天上午从龙华殡仪馆或宝兴殡仪馆乘车出发至码头上船,并在活动结束后返回。
3. 参与流程与补贴政策
预约登记:上海市户籍逝者家属可通过电话、网络或现场预约的方式,向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或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进行预约登记。
活动参加:家属在收到《办理参加海葬活动告知书》后,于指定日期办理逝者海葬活动手续,并参加骨灰撒海仪式。
补贴政策:上海市户籍逝者骨灰参加海葬活动,可享受市政府财政补贴。每份骨灰撒海补贴标准为4600元,其中3000元直接补贴给家属,1600元用于为家属提供乘坐骨灰撒海活动的车船票、保险费等服务费用(最多可惠及6人)。
三、活动影响与反响
上海骨灰撒海活动的圆满举办,不仅为逝者提供了一个回归自然的安息之地,也让生者感受到了绿色殡葬的深远意义。随着活动的持续推广和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接受并选择海葬这种节地生态葬式。同时,海葬活动也促进了社会对于生死观的深入思考和讨论,推动了殡葬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总之,上海骨灰撒海活动的圆满举办是绿色殡葬理念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骨灰撒海活动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骨灰撒放地点的选择应经过国家海洋局有关部门许可,行政许可文件(原件)要随每次骨灰撒海活动携带,以备查验。
撒放的骨灰应取样送交有关部门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该检验报告(原件)要随每次骨灰撒海活动携带,以备查验。
应有公证人员对骨灰撒海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现场公证。
集体告别仪式
有专职司仪主持。
基本流程应包括敬献花篮(有配乐)、默哀(有配乐)、致撒海奠词、送灵等环节。
礼仪小姐敬献花篮,着装应庄重、统一。
集体默哀时间不得少于1分钟,由司仪带领进行。
仪式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
组织陪同家属登船时应有安全保障人员把守护栏,保障其安全。
发放骨灰时,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取骨灰凭证”内容,保证骨灰的发放正确。
应使用骨灰撒海桶撒放骨灰及鲜花,防止飞扬。
骨灰撒海桶悬挂于甲板护栏后,底部距离海面在1米以内为宜。
骨灰撒放过程中,一名工作人员把守一个骨灰撒海桶,引导、帮助陪同家属顺序撒放。
每份骨灰撒放时间不应过长,宜控制在5分钟以内。
撒放完毕后,工作人员应督促陪同家属尽快回船舱就座。
船舱内工作人员负责维持秩序,回收船浙江福殡葬上垃圾,保持舱内和甲板的清洁。
咨询墓地免费专车可带您看多家陵园,购墓更有超值大礼包赠送,详情咨询免费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