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区提供了多种祭扫方式,以满足不同市民的需求。以下是主要的祭扫方式:
1. 现场祭扫
预约制度:在高峰祭扫日(如3月30、31日和4月4、5、6日),实行预约祭扫制度。市民可通过网络预约方式提前预约祭扫日期和时段,其他时间现场祭扫则不需预约。此外,部分公墓如八宝山革命公墓在高峰日期间继续实行人员、车辆双预约机制。
便民服务:大部分墓园设立了便民服务台或志愿服务岗,免费提供祭扫用具用品、祭扫鲜花、应急药品等,以方便市民祭扫。
2. 代为祭扫
服务内容:对于不能到现场祭扫的市民,可通过殡葬服务预约系统申请由公墓代为祭扫。公墓将免费提供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等基本服务,其他延伸服务项目可与公墓另行商定。
申请方式:市民可通过首都之窗、北京市民政局官网的“清明节祭扫”服务专区进行预约申请。
3. 网络祭扫
平台服务:市民可通过首都之窗、北京市民政局官网的“清明节祭扫”服务专区开展寄语、献花等网上祭奠活动。这种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还能跨越地域限制,让无法亲自到场的亲友也能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4. 绿色生态安葬
政策推动: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行绿色生态安葬方式,如骨灰海葬、自然葬等。这些安葬方式不仅环保节地,还能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
服务内容:对于选择骨灰海葬、自然葬的市民,政府将免费提供逝者遗体接运、冷藏、整容、告别、火化及骨灰寄存等6项约2850元的殡仪服务。此外,还组织多批次骨灰海葬活动,并举办生态葬公祭活动,以提升这些安葬方式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知晓度。
5. 便民惠民服务
出行服务:市相关部门将及时通报天气情况,开设祭扫公交专线以引导人员和车辆。各墓园设立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祭扫通行需求。
创新祭奠方式:部分殡葬服务机构还提供风铃祈愿墙、时空邮箱、祈福信笺、插花追思等多种新式、公益性祭奠方式,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祭扫需求。
综上所述,北京市区提供了现场祭扫、代为祭扫、网络祭扫等多种祭扫方式,并大力推行绿色生态安葬方式以及多种便民惠民服务措施,以确保市民能够安全、便捷、环保地进行祭扫活动。